V1.0, 2021-06-29
置顶: 《赐予生命的领导力》众筹
目录
前言
第一部分 什么是带有毒素的信仰和灵性虐待?
第10章 理解灵性虐待型领袖
第二部分 应对灵性虐待的实用步骤
第13章 不抵抗也不离开的10大理由
第三部分 恢复之路
第18章 面对失落感(第二部分)
第四部分 走向何方?
第24章 重塑信任
第四部分 如何挽救属灵虐待型信仰共同体
第10章 理解灵性虐待型领袖
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位灵性虐待型领袖,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。属灵领袖难道不应该是人生楷模么?如果他们自己与上帝的关系也不健康,还怎么带领你与上帝建立健康联结呢?
根据NetCE提供的资料,[1]容易在灵性上虐待他人的领袖有3个主要特征:
1. 因为心灵深处缺乏安全感而出现的自恋特征/倾向。对很多灵性虐待型领袖来说,利用神学知识压别人一头,是提升自我安全感和自我形象的一种手段。
2. 真心相信自己是在做“正确的事”(极少属灵领袖会成心伤害他人)。许多灵性虐待型领袖坚信自己找到了某种“答案”,渴望与他人分享,或许不曾意识到驱动他们的是潜意识里的不安全感。
3. 擅长运用爱、情绪、信赖和亲密等语言操纵他人。[2]
这3个特征打造出灵性虐待的完美风暴。在我看来,在灵性虐待型领袖的不安全感和自恋行为的核心症结是羞耻。他们的内心深受羞耻的折磨,觉得自己远远不够格。因为不健康的神学思想,他们内心始终觉得自己不够格,这种缺乏和不安全感最终泛滥而出,变成了虐待。
不安全感对领袖的影响
许多人走上领导岗位,以为这样就能解决内心的不安全感——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人。他们觉得,只有表现出过人的见识、出众的才华,大权在握,跟随者众,方可证明自己的价值。他们中的多数人绝不会承认上述动机,老实说,他们自己大概也从未察觉这种动机,但实情或许正是如此。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动机……将会带来毁灭性后果。
大卫·约翰逊(Johnson)和杰夫·范达伦(Van Vonderen)在经典著作《属灵虐待的隐形威力——辨识与逃脱教会里的属灵操纵和虚假属灵权威》(又译《属灵误用:在你信仰生命中会遇到的问题》,英文书名为The Subtle Power of Spiritual Abuse)中证实了这一点:
在一些信仰系统内……群体成员的作用是服务于属灵领袖的目的……属灵领袖本应服侍、建造这些群体成员,如今却试图从群体成员的宗教表现中获得成就感。这是对基督身体的倒置。这就是灵性虐待。 (第23页)
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中举过两个例子:
凡希图外貌体面的人都勉强你们受割礼, 无非是怕自己为基督的十字架受逼迫。他们那些受割礼的,连自己也不守律法;他们愿意你们受割礼,不过要藉着你们的肉体夸口。(《加拉太书》 6:12, 13)
那些人热心待你们,却不是好意,是要离间你们(原文是把你们关在外面),叫你们热心待他们。 (《加拉太书》4:17)
保罗使用“希图”“夸口”“热心待他们”等词汇,生动刻画了那些属灵领袖之缺乏安全感。他们担心自己不够格,于是刻意追求宗教表现,并且要求别人也追求宗教表现,以为自己夸口的依据。他们不断地表现,希图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。不健康的属灵带领者受恐惧和不安全感所驱动。
多年前,有位属灵导师常对我谈起他幼时得不到父亲的认可。我有些不安地猜测,他所谓“蒙召”成为牧师,会不会只是因为与父亲的心结而选择的自我疗伤方式?与帮助他人相关的领域,往往都存在这种危险:负伤者表面上帮助他人,其实只为帮助自己。
属灵领袖和辅导师首先在基督里得到完全的医治,然后才尝试开始帮助他人,这一点至关紧要。否则,他们会把自己的羞耻带进与他人的关系中。就像一句俗语说的:受过伤害的人会伤害他人(hurt people hurt people)。或者如理查德·罗尔(Richard Rohr)所说,“我们如果不学着转化(transform)自己的痛苦,就会传递(transfer)这份痛苦”。[3]
羞耻之果
羞耻使人变得:
-
具有竞争性。他们一定要显得比别人更强,才能获得自我价值感。
-
爱嫉妒。他们深信自己不够好,总是把自己与他们眼中更成功的人作比较。
-
妒忌别人,不懂感恩。他们总是盯着别人拥有什么,于是轻看自己所拥有的,不相信自己配得更多。
-
极具防御心。当别人指出他们的错误,他们立刻暴跳如雷为自己的错误辩解,生怕暴露了自己的弱点。
-
爱争辩。他们咄咄逼人,力图证明别人是错的,好显得自己正确。
-
风险避免型人格。他们因循守旧,害怕挑战,不肯示弱与人。或者正好相反,他们会……
-
过分自信。他们好大喜功,希望赢得广泛赞誉,为此甘愿冒不必要的风险。
-
不宽恕他人。他们的自尊心很容易受伤。若有人批评他们,他们很难“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”,反而暗中怀怨,一边为自己博取同情。
-
律法主义。他们不相信自己能达到自设的标准,于是苦待他人,逼使人遵守他们冗长的规则,满足他们无尽的期望。当别人做不到时,他们就自我安慰说“不光是我,别人也做不到”。
-
消极。他们相信上帝对他们有所保留,因为他们不配得上好的祝福。
-
缺少乐趣。他们总是在为自己的存在找“依据”,因此活得一本正经,煞有介事。别人知道他们有多脆弱,因此在他们身边总是小心翼翼,如履薄冰。
-
带有毒素的信仰。他们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,因此也严重影响他人的生命状态。
羞耻成为领袖的驱动力
足够奇怪的是,羞耻感经常以一种负面的方式创造出领袖来。缺乏安全感的人希望走上领袖位置,获得他人的肯定。他们渴望证明自己、渴望成功,因此往往能吸引到一大批跟随者。直到某个组织运行很长时间后,追随者们才开始注意到领袖生命中的“破口”。一个组织最初收获巨大成功,后来却日渐衰落甚至突然崩溃,令许多人诧异:“这是怎么回事?我从前以为他/她是位杰出的领袖。”
他们取得的成就太大,缺乏安全感的地基承受不住重压,渐渐出现裂痕,最终一发不可收拾,整个大厦轰然倒塌。从前大获成功的领袖可能做出自我毁灭之事,例如婚外恋、吸毒、酗酒或越来越没责任心。问题的根本在于,领袖如果不懂自尊,就不会尊重他人,属灵虐待之门就此敞开。
看到羞耻感如何毁掉一个人的生活,同时又通过他破坏了其他人的生活,真令人伤心。然而,当一位满心羞愧的领袖在基督里寻获完全,却是一件美妙不已之事。他们会构建一种恩典的文化, 一切问题都可以敞开了讨论。错误会被视为学习成长的机会而予以原谅,犯错之人不会遭受惩罚。空气中弥漫着自由气息,人们心中洋溢着“我能做到”的积极态度。如此共事,真是何等欢乐!
卢云(Henri Nouwen)曾说,恩典让人成为“负伤的治疗者”——因为你首先被恩典所医治,因此可以为了基督而医治他人。
没人能逃避伤害。无论是身体、情绪还是灵性上,我们每个人都伤痕累累。关键问题不是“我们要如何隐藏伤口”,以避免当众尴尬,而是“我们如何用自己的创伤服侍他人”。当我们的创伤不再是羞耻的泉源,而是变成治疗的泉源,我们就成为了负伤的治疗者。(摘自《负伤的治疗者》(Wounded Healer))[4]]
本章无意为不健康领袖的恶劣行为寻找借口,只是希望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。
版权所有:Eddy Zhang
出品人:跨文翻译( https://kuawentrans.com/ )
If you are ever moved to support this ministry or my family…
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,请使用以下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