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1.0, 2021-07-13

第16章 战胜愤怒


愤怒是一种矛盾的情绪。不少人认为愤怒是不对的,所以不是去积极地处理自己的愤怒,而是用肤浅的饶恕掩盖愤怒或否认这种情绪的存在。然而,愤怒也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情绪之一。


我把“愤怒”定义为:上帝赋予的一种面对“失落”(loss)时的情绪反应。我们会发怒,这件事本身没有错。发怒是一种正常情绪,问题在于如何表达怒气。


上帝赐给我们愤怒,以激励我们解决面对的问题。当事情的发展不如所愿时,我们就会出现问题。期待和现实之间的差异就构成了“失落”,而失落可能让我们生气。不幸的是,有人教导我们愤怒是一种可怕的情绪,于是我们因为生气而内疚自责。我们没有善用愤怒来自我激励,弥补损失,却在两个不健康的选项之间摇摆:把怒气憋在心里或失控发作。换句话说,我们要么沉默,要么爆发,但这两种极端都曾加重我们的“失落感”。


灵性虐待会造成许多珍爱之事的失落。你期待属灵带领者关心你,成为属灵的榜样,却遭受了创伤。生气是一种自然的情绪反应。面对如此失落,没有人不感到愤怒——冷漠麻木才是一种错误。


你对施虐的人或组织感到愤怒,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。你无需为自己的愤怒情绪而负疚,也不要任凭别人对你横加指责。不要忘了保罗在安提阿的态度。他愤怒地指责了彼得和耶路撒冷教会派来的领袖们不健康的信仰。也不要忘记,对于那些假冒为善,将宗教重担加在百姓肩上的领袖们,耶稣同样会发怒。


灵性虐待若是不公义的行为,愤怒就是我们的恰当反应。关键在于,我们如何利用愤怒的能量来建设,而不是毁灭了一切。当你顺服圣灵,祂会帮助你以积极方式“消化”愤怒。


你可能会反应过度


有时候,愤怒导致你反应过度。这种事情时有发生。你可能口不择言,说了伤人的话,事后懊悔不迭。虐待型领袖会抓住你的失误不放,回避真正的问题。他们会想方设法反戈一击,把矛头焦点从他们自身拨转指向你。他们希望利用你对情绪失控的负疚感来操控你,重新将你玩弄于股掌之中。他们会尝试逆转谈话方向,让你由攻转守,疲于应付。


他们祭出反击的时候,可能会让你阵脚大乱,仿佛双方过失相当,应当彼此原谅。他们可能辩解说,“你自己也不过如此。瞧瞧你刚才说了什么,很伤人吧?难道你这就不算言语虐待么?你的苦毒与你指控我犯的那些毛病,可算是半斤八两。”


不要上当。你虽然反应有些过分,但并不代表你的论点失效了。事实上,你的怒气如此强烈,正说明你心中有着需要医治的创伤——这恰是造成你反应过激的原因。如果你在盛怒之下举止失当,你可以为自己的表达方式以及由此造成的伤害向对方道歉,但是不要为你的怒气本身道歉。上帝使你动怒,为的是激励你解决问题。


什么是对灵性虐待的恰当反应?对抗灵性虐待,是否有某种更“绅士”的方法?就像我从前说过,是否有逃离着火房屋的正确方法?或许有吧。不过,我在这里并不打算谴责那些用错方法的人,而是想要帮助他们离开火场。


尽量以尊重的态度与侵害你的人对话。与此同时,你也应该允许自己带着一些情绪表达痛苦,无需为此内疚自责。当创口太深,疼痛难忍时,大声喊叫是自然反应,不应受到指责。他们本应以同理心对待你。


走向饶恕


发挥完应有的作用(比如激励你对抗虐待或离开组织),怒气就该消散了。它已经完成使命,是该息怒的时候了。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饶恕。


人们有时候会说,“不要饶恕得太快。”我明白他们的意思,但是这话表明他们还不懂圣经中的饶恕含义。他们心目中的“饶恕”概念糅杂了太多内容,但饶恕就是“放弃报复的权利”,仅此而已。不再报复。饶恕可以立即发生,不带附加条件。


让我讨论一下什么不是饶恕,借此澄清这个词的真正含义:


1. 饶恕不是忘记。


饶恕需要你记住自己遭受的错误对待,而不是忘记那些经历。让人觉得吃惊的是,饶恕需要你谴责加害者。除非你把过错归在对方身上,饶恕无从谈起。你或许会忘记某些轻微的冒犯,但永远忘不掉那些深深的伤口。当你严重受伤,你需要某种比遗忘更有力的东西,那便是饶恕。若不能忘怀伤害,就需要饶恕。


2. 饶恕不是为对方找借口。


有时候,冒犯你的人会要求你必须饶恕他们,让事情就此了结,还暗示说这是圣经的教导。他们期待你这样做,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的错误“最小化”,轻描淡写,没有当成一回事。他们希望你也采取这种态度:把一切当作没发生过。但这不是饶恕。饶恕意味着“放弃报复的权利”。[1]你不需要先抹杀罪行的严重性,然后才饶恕。你可以在饶恕的同时,要求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并做出补偿。让他们知道,他们对你造成了很大的伤害,提出你所期待的补偿。与此同时,让他们知道,你不会寻求报复。


3. 饶恕不是信任。


虐待你的人往往试图和稀泥,把事情尽快了结,然后指望你恢复对他们掏心掏肺的信任。他们说:“让往事随风,我们继续携手共进吧!”潜台词是,大家既然已经冰释前嫌,接下来就可以恢复先前的友好关系了。饶恕使你放下旧怨,但是双方要恢复友好关系,尚需花费时间,努力重塑信任。


我们必须搞清楚饶恕和重新信任不同。把两者混为一谈会引发许多问题。施虐者经常混淆信任和饶恕,试图利用你的内疚,迫使你在时机尚未成熟时便恢复对他们的信任。他们说,“你必须相信我,圣经教导我们要饶恕。”没错,可以饶恕;至于信任,现在还办不到。轻易相信那些曾辜负你信任的人,是愚蠢之举。耶稣告诉我们要“灵巧像蛇,驯良像鸽子”(太10:16)。我们可以“驯良”地不再寻求报复,但是仍需“灵巧”,不要轻信那些不值得信任的人。他们需要重新赢得信任,但我们无需轻率地相信他们。


饶恕是我们提供的免费礼物,但是信任需要对方付出代价。饶恕可以立即发生,但是信任要靠时间才能建立。如果双方无法重塑信任,就需要构建新的关系模式。对方没有真正的悔改行为重新赢得我们的信任之前,不要轻易相信口头的允诺。


4. 饶恕不是恢复关系。


你虽然饶恕对方,但是并没有义务与对方恢复先前的亲密关系。 路易·史密德(Lewis Smedes)曾说,“饶恕是不带附加条件的……但恢复关系需要很多附加条件。”[2]这意味着,如果双方不能重塑信任,那么就无法继续保持从前那样的关系。


5. 饶恕没有附加条件。


饶恕并不依赖于对方的反应。例如,“如果你肯从我的火圈里跳过去,我就原谅你。”这句话是带条件的。饶恕是无条件的。记住这一点很重要,如果你的饶恕带有任何条件,施虐者就能重新操控你。我的意思是说,如果你坚持要他们先做出改变,然后才能饶恕他们,那么他们拒绝改变,你怎么办呢?你不就被他们逼入墙角了吗?你进退两难、无法饶恕,而这陷阱正是你给自己设下的。你真的想把人生控制权交给施虐者吗?你若可以无条件饶恕对方,就没有人能再操控你,你可以在人生道路上自由前行。


6. 饶恕不是一种情绪。


人们经常把饶恕等同于一种“暖洋洋”的情绪。没有感觉到这样的情绪,他们就以为自己还没有饶恕或者不该饶恕。但是,饶恕与情绪是两回事。饶恕是意志的行动。你选择饶恕,因为这是正确的事。有时候,你需要先饶恕,然后才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反应。


允许愤怒


你需要学会允许自己发怒,这一点很重要。我经常听到人们说,“我知道自己不应该发怒,可是……”他们接着解释自己的感觉。我一般会反问,


“你为什么不应该发怒?你刚刚经历了严重的失落,感到愤怒是理所当然的。你应该允许自己愤怒,而不是否认这种情绪,或者为愤怒道歉。倾听‘愤怒’要说的话,探索这种情绪,让它告诉你,你为什么会受伤。只要你愿意接受祂的帮助,上帝会利用你的愤怒,帮助你看清自己,激励你做出正确的事。愤怒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反应,不是一种消极的因素。若不首先感觉自己的愤怒,我们就永远无法很好地‘哀悼(grieve)’自己的失落,也无法真正饶恕。”


公义何在?


一些人出于愤怒,要求对灵性虐待做出公正判决。他们要求施虐者把破坏掉的东西修复一新。但是,一些罪行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,有些东西被人夺去,就无法归还。你的灵魂上有一个破洞,希望施虐者加以修补。你坚持要求他们必须补好它!但是他们做不到。


如果你落入了这个陷进,请认识到你的做法是在缘木求鱼。你凭什么认为施虐者有能力满足你的需要?唯一能够帮你修复破洞的是耶稣。祂是复活的主,祂是唯一能给你新生命的主。


你可以要求施虐者做出补偿,可以当众揭发邪恶行径,可以把犯下刑事罪行的人交给司法机关惩处。不过,总有该放手的时候。洗净手中污迹,继续你的人生旅途吧。受虐经历已经吞噬掉你一段人生时光,不要让它继续左右你的人生。吸取经验教训,把那段经历转化为你的人生财富。


如果仍然感到愤怒呢?记住,只要生命中有失落,便会产生愤怒情绪。每当你想起蒙受的损失,心头或许闪过一丝怒意。如果你已经处理过这种失落的情绪,就要提醒自己,上帝已经填补了你的损失,或正在修复的过程中。别人给你留下破洞,上帝却为你填补它。如果你继续感到强烈怒气,或许你内心还有其他东西需要处理,不妨寻求进一步的咨询辅导。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需要花费时间。所以,不要幻想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就“搞定它”。你可能需要跋涉数年,才能到达可安歇的平安之地。


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愤怒以及如何克服愤怒、饶恕他人的内容,可以参考我的另一本书:https://www.amazon.com/dp/B00UGF0IYM[《困住了……如何克服愤怒并拿回人生掌控权》(STUCK…how to overcome anger and reclaim your life)]。




版权所有:Eddy Zhang

出品人:跨文翻译( https://kuawentrans.com/

Kuawen If you are ever moved to support this ministry or my family…

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,请使用以下二维码。

Alipay

Wechat


1. I adopted this definition from Lewis Smedes in his book, The Art of Forgiving (Ballantine Books)
2. ibid, p. 47